本文作者:访客

从警33年的博士法医,曾用DNA锁定“最后的彩民”,获颁“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访客 2025-04-29 16:54:36 44580
从警33年的博士法医,曾用DNA锁定“最后的彩民”,获颁“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摘要: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通讯员 郑成波 袁野从警33年来,他参与大要案件现场勘查3000余起,检测鉴定案件1万余起,通过DN...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郑成波 袁野

从警33年来,他参与大要案件现场勘查3000余起,检测鉴定案件1万余起,通过DNA技术直接破获案件1800余起。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任朱传红近日进京,获颁“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4月29日,朱传红从北京载誉归来,激动地说:“作为刑事技术工作者,我将以科技创新为利刃,在案件侦破中实现更大突破,为公安事业再添辉煌。”

朱传红今年57岁,法医学博士,是武汉乃至全国在刑事侦查中运用DNA检测技术的先行者之一,曾在全国率先运用Y染色体分析破获命案,曾受公安部邀请参与甘肃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物证不会说谎,科技是揭开真相的利刃。”朱传红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从事的法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捍卫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448.jpg朱传红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508.png朱传红获得的荣誉证书

运用DNA分析成功锁定“最后的彩民”

2011年9月,武汉一家彩票店女店主被刺身亡,现场留有男性血迹。根据现场勘查,警方认定购买最后一张彩票的彩民就是嫌疑人。

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加上案发现场周边正在施工,该案多年未破,“最后的彩民”杳无踪影。

2024年6月,朱传红带领DNA实验室开展攻坚,经过深入分析,判断嫌疑人来自湖北麻城市宋埠镇。“死者也是麻城人,来自夫子河镇,与宋埠只隔着一条举水河。”朱传红告诉记者,或许这是巧合,但他更加坚信自己的结论。

办案民警前往麻城市,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开展进一步侦查,锁定嫌疑人为向某。同年7月16日,向某在当地落网,供认了抢劫杀人的作案经过。

“早期在刑事侦查中运用DNA检验,只能回答‘是’与‘否’,单纯作为证据使用。随着技术发展,DNA检验可以为侦查指明方向、明确范围,直接揭露犯罪嫌疑人。”朱传红说。

微信图片_20250424100626.jpg朱传红对物证进行检测

早在2004年,朱传红就运用DNA技术指引办案民警抓获一起命案嫌疑人。

2004年底,湖北省公安厅接到邻省公安机关求援:一名老年妇女死在家中,案件8个月未破。当地公安机关分析作案嫌疑人的年龄在55岁至65岁之间。

朱传红对案发现场的血样进行分析,确认嫌疑人为本地人,范围就在邻近的8个村。在他指导下,民警进一步采集了20多人的DNA样本,锁定嫌疑人为一名青年男子。嫌疑人落网后交代,因为害怕罪行败露,极度惊慌,杀人灭口。

该案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第一例运用这项DNA检验技术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朱传红告诉记者,他的硕士论文课题就是这项技术,“拿来”运用在侦查中,收到了好的效果。

2016年,朱传红参加甘肃白银案侦查,运用DNA技术查出一名正在服刑的男子。经过进一步鉴定,成功锁定该案嫌疑人是他的晚辈高某。2016年8月26日,高某在白银市落网。

在全省首次运用DNA技术抓获大案嫌疑人

上中学时,朱传红偶然从同学那里看到《福尔摩斯探案集》,心里埋下了神探梦。高考时,他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法医专业。

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本都是大部头。大学期间,朱传红没有一天懈怠,课程内容多,他晚上挑灯夜战,听完讲课后连夜开展解剖实验,之后反复思索消化。

1992年,朱传红大学毕业,如愿加入武汉警营,成为一名法医。

不分昼夜地待命,勘验现场、解剖尸体等任务繁重。面对高度腐败甚至生虫的尸体以及刺鼻难闻的气味,成为他的日常。朱传红说,这些困难都不值一提。

在他看来,法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神圣的使命。“物证是沉默的证人,却能道出最确凿的真相。当我运用科学利刃,揭示案件真相,捍卫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定幸福的时候,一种职业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1995年初,武汉市公安局新建DNA实验室。朱传红主动请缨承担了筹建任务。

微信图片_202504241012351.jpg朱传红探索研究刑侦新技术

当时,国内运用DNA研究资料甚少,朱传红找到的资料全是英文的,便一边翻译一边啃内容,同时展开实验。1995年3月至6月,武汉市某区连续发生多起抢劫强奸杀人案件,他尝试运用法医学知识和DNA检验技术,将作案手段不同的案件串并,协助办案单位24小时内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是湖北省首例运用DNA技术侦破的案件。

“每一次用技术揭开真相,都让我更确信选择的方向。”总结分析该案时,朱传红说,这次首例,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坚定了他深入探索DNA技术的决心。

在一次次疑难案件攻坚中,朱传红成为破解案件谜团的关键人,不断书写传奇。

他勇攀高峰带出刑侦DNA技术“梦之队”

为了跟上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DNA技术,在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朱传红从未放下书本,努力攀登DNA技术高峰。2005年,他获得了法医学博士学位。

2008年,武汉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建设数据库,2013年被评为公安部一级实验室。依托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平台,朱传红吸纳现场勘验、法医、DNA、理化等专业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目前,不少民警已成为各领域专家,其中10人次在湖北省及武汉市刑事技术大赛中获奖。

朱传红曾主持、参与省部级攻关科研项目和课题11项,多次荣获公安部、省、市科技进步奖。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先后荣获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湖北省“荆楚工匠”、武汉市“大城工匠”、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他还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客座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424101235.jpg朱传红在讲课

在不断突破技术难题的同时,朱传红深知,唯有将经验与技术传承下去,才能让刑事技术领域永葆活力。

自1998年起,朱传红利用业余时间普及法医DNA技术,撰写授课提纲,制作教学课件100余套,内容涵盖理论、案例及多专业交叉融合经验。其中多项成果被列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必选课程。

近5年来,朱传红在省内外授课100余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朱传红常对年轻法医说:“专业能力是立身之本,但破案不能局限于单一领域。从勘查现场的蛛丝马迹,到解读地域风土人情,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钥匙。”

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公安运用DNA技术揭露、证实犯罪的数量以每年150%的比例增长。由于打击精准有效,武汉市刑事发案持续下降,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朱传红功不可没。

“在法医技术这片天地,值得我倾尽全力去深耕细作。我愿意扎根于此,不断创新战法,支撑实战,守护公平正义,守护百姓安宁。”朱传红说,这是他发自肺腑的誓言。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