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女律师10年体检正常,却查出肾癌晚期”

文 | 王月丹(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近日,“一位女律师体检10年无异常,却查出癌症晚期”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体检是早期发现健康问题,从而改善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人认为,通过体检就一定能发现早期癌症,以便及时治疗。那么,为什么这位女律师连续10年体检,依然未能查出后来被确诊为晚期的癌症呢?
据介绍,从2013年至2023年,张女士连续10年在某体检中心设于北京的分部进行体检。2022年之前的体检报告中,她的双肾结果一直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其间,她一直很关注“癌胚抗原定量”的验血筛查,在这10年的体检报告中,这项检测结果也始终在正常范围内。2023年,张女士在同一机构被查出右肾有“钙化灶”,但被告知并无大碍。2024年,她换了一家体检机构进行体检,腹部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肾囊肿”,并被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随后,张女士在医院进一步确诊为右肾透明细胞癌并进行了右肾切除手术。2025年2月,张女士又被国外医院确诊为“肾癌骨转移”。
张女士10年体检结果“正常”,却最终被查出肾透明细胞癌。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肿瘤?为何没有被及时发现?
首先,癌症虽然是一个疾病名词,但实为一大类以恶性细胞增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统称。人类可罹患的癌症种类超过100种,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肺癌、肝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鳞癌、腺癌等;根据是否转移分为原发癌和转移癌等。不同的癌症具有不同的发生、生长及转移等病理生理学特点。
例如,不同的癌症具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在张女士看来,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就意味着身体没有癌症。其实,这是很多人都容易误读的一个指标。CEA是一种胚胎性抗原,正常情况下只在胚胎细胞中高表达,出生后水平显著下降,甚至几乎不表达。
在很多癌症中,CEA会出现高表达,成为提示癌症存在的肿瘤标志物。例如,常见的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均可能检测出血清CEA水平显著升高。但张女士罹患的肾透明细胞癌则不一定高表达CEA,因此CEA水平并不能有效提示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致使张女士10年来CEA检测结果一直在正常范围内也是合理的。
那么,肾癌是否有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呢?
肾癌的肿瘤标志物按照检测样本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发或转移组织(活检组织)中的分子标志物、血液中的分子标志物以及尿液中的分子标志物。虽然VHL基因突变相关分子、G250/碳酸酐酶9(CAIX)、VEGF、FGF、TGF和PDGF等在肾癌的活检组织或血液中可能升高,但它们更多是评估肾癌预后及判断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移行细胞癌筛查的尿液肿瘤标志物是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被认为是肾癌潜在的理想筛查指标之一。然而,在常规体检项目中,通常并不包含这些肾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特别是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那么,人们该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肾癌呢?
肾癌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至3%。全球年龄标化发病率约为4.7/10万,死亡率约为1.8/10万。我国的肾癌发病率约为3.0/10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近年来,无论全球还是我国,肾癌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高发年龄集中在50岁至70岁。一般认为,吸烟、肥胖、高血压、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病及遗传因素等与肾癌发病有关。早期诊断对改善肾癌预后至关重要。
肾癌发病相对隐匿,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同时,早期血液途径转移是肾癌重要生物学特性,约有20%至30%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发生转移。此外,约30%的肾癌是在早期无症状阶段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局限性肾癌(I-II期)和转移性肾癌(IV期)的预后差异显著,前者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后者仅为15%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定期体检并进行肾癌筛查的重要性。
肾癌患者可能出现以血尿、腰痛、腹部肿块为特点的“肾癌三联征”,但这一征象在患者中出现率低于15%,且往往是晚期肾癌的表现。临床上约40%以上的肾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通常是在体检时被无意发现的。因此,借助影像学检查对肾癌进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B超虽为筛选和初步判断肾脏有无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方法,但准确性明显不如CT。在此事例中,尚不清楚张女士的体检项目是否包含CT检查。
影像学技术,如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螺旋CT等综合应用,能大幅提高肾癌的诊断准确率。这些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帮助,但较高的费用成本、有创操作或辐射损伤风险,限制了它们在普通体检筛查中的广泛应用。
由此可见,体检筛查并早期发现肾癌,对预后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但如何在体检筛查中兼顾准确性、降低检测费用和规避检查相关风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那么,作为普通人,应如何预防肾癌的发生呢?
研究表明,戒烟、控制体重、积极治疗泌尿系结石及慢性炎症、增加蔬菜摄入、饮用绿茶和适当补充维生素D等方法,均有助于降低肾癌发生风险。因此,在积极进行体检筛查恶性肿瘤的同时,积极改善饮食及生活习惯, 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和享受优质健康生活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报》 (2025-07-21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