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极目锐评|重庆一名大学生掉进化粪池遇难,莫让悲剧因脚下“黑洞”一再重演

访客 2025-05-20 16:58:12 22913
极目锐评|重庆一名大学生掉进化粪池遇难,莫让悲剧因脚下“黑洞”一再重演摘要: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5月19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有学生掉进化粪池不幸身亡,引发关注。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涉事学生为一...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5月19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有学生掉进化粪池不幸身亡,引发关注。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涉事学生为一名男生,遗体已于当日送往殡仪馆。

image.png

5月20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官网发布情况通报,5月19日下午,该校发生一起学生坠池事故,造成1人死亡,学校对此深感悲痛和惋惜。当天下午3:51分,该同学在体育课后不慎坠入化粪池,同行同学施救未果后向老师报告,学校立即投入救援并报警求助。经消防、医疗等力量全力施救,仍不幸死亡。目前,学校已成立工作专班,配合有关部门处置,全力做好善后事宜,并加强风险排查,确保校园安全。(据5月20日极目新闻)

极目锐评|重庆一名大学生掉进化粪池遇难,莫让悲剧因脚下“黑洞”一再重演

一个20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骤然消逝在本应最为安全和宁静的校园中,令人痛心疾首。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要倾注无数心血,本来眼看着孩子就要走向光明崭新的未来,却遭遇如此横祸,更无疑是极为沉重的打击。

惋惜之余,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怎么又发生了这样的事?20岁的男性大学生,应该已具备一定自我保护能力,按理说不会盲目以身犯险,而一般来说,化粪池等设施应该有严格的封闭措施,确保人踩上去也不会轻易掉落。怎么会发生如此离奇的事故,实在令人费解。

有网友爆料称,事发化粪池处没有井盖,池口仅用一块腐化的木板盖住,上面盖了美化用的“绿毯”,跟周围绿化融为一体。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这跟精心伪装的陷阱有什么区别?每个从此经过的人,都有可能遭遇危险,这实在让人感到恐慌不安。

image.png网络爆料截图

类似事件早就不鲜见,令人悲痛的悲剧也早就不是孤例。2024年8月10日,河北廊坊固安县一小区内一对母子意外掉入污水井身亡,事发前一天,有业主曾在小区群里提醒,污水井盖被顶了起来;2025年4月2日,一名22岁的女大学生在庙会兼职时,因手机掉落旱厕,捡手机时不慎坠入化粪池中溺亡,该化粪池井口只盖着一层约2厘米厚的朽坏竹胶板。周围没有危险警示标志和防护围挡措施。

由此可见,每个看似偶然的事故背后,都有数十次甚至上千次的征兆或隐患,都可能存在安全管理的严重缺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井盖等设施的安全标准有明确规定,包括对于井盖的材质、承重、防坠、防盗,周边的警示围挡等措施,都有具体的要求,为何这些规定在现实中却屡屡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说,只是为了表面上的美观,就不按照规定加强对井盖等设施的管理维护,甚至人为遮掩,让危险被“安宁”掩盖,将“隐患”美化成景观,那这种“形式至上,安全次之”的思维简直就是可怕至极,比明显的安全隐患还要更加危险。

面对这起悲剧,当务之急是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和真相,妥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给社会公众一个说法。但也绝不能仅止步于此,井盖管理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终身负责制,要加快对老旧井盖的改造升级,加装防坠落装置;短期内无法更换的,必须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响应机制,让每个市民都能成为城市安全的”监督员”。

无论是校园还是城市,都不应成为暗藏陷阱的“冒险岛”。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心里的底线,不是应付检查的摆设,而是守护生命的屏障。只有真正将安全置顶,让责任落地,才能避免下一个无辜的生命坠入悲剧的“黑洞”。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