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元一张!这种照片在大连爆火!价格涨幅超过50倍……

380元一张的撕拉片在大连爆火
受两类人群追捧
10年前,一张撕拉片的拍摄成本只要7元;如今,大连市场的价格已经飙到380元,涨幅超过50倍。更夸张的是,由于富士和宝丽来相继停产相纸,二手市场上,一盒过期胶片的价格甚至突破4500元。
即便如此,大连的年轻人仍然趋之若鹜。那么,到底是谁在为撕拉片买单呢?这场由停产胶片、明星效应和社交平台推波助澜的“绝版狂欢”,究竟是物有所值,还是泡沫一场?
明星拍撕拉片获300万点赞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刘诗诗、鞠婧祎、张凌赫等一众明星拍的撕拉片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男明星张凌赫在抖音平台个人账号中晒出撕拉片拍摄过程的短视频,更是引来312.3万网友点赞。
什么是撕拉片?撕拉片,全称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是一种即时成像技术。记者了解到,摄影师拍摄后,被拍摄者需要用手“一拉”,从相机中拉出照片;等待一段时间,再用手“一撕”,撕开照片上的覆膜,即可看到相纸上的影像,而这是每张撕拉片出片的必要步骤,撕拉片也由此得名。
记者注意到,社交媒体平台关于撕拉片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网友们关注的不仅是照片中明星本人呈现出的精美样貌,还有单张撕拉片价格被炒至300元以上的价格,网络上更是将撕拉片称作“纸片茅台”。
对此,有网友表示,“2年前还是100元/张,现在竟然300元/张,实在是吓人。”也有网友表示,“网络上光鲜的明星撕拉片背后是整套专业服务支撑的。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单次拍摄很难复刻同等效果,建议根据实际需求理性消费,不必过度追求网红同款。”还有网友称,“撕拉片的相纸已经停产了,过期相纸拍摄出来的照片有不成像的风险。”
二手平台上售价高达4500元/盒
全网赞爆的撕拉片魔力何在,这个价格合理么?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宝丽来和富士作为撕拉片主要生产厂家,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导致撕拉片变得“拍一张少一张”。
目前,市面上流通相纸超80%已过期,其显影失败率随保存年限递增。记者在二手平台看到,其核心耗材富士FP-100C相纸,根据不同的年份售价也不同。一盒10张装的相纸价格在1600元-4500元之间。记者了解到,在浙江、上海市场上拍摄一张富士品牌撕拉片均价在400元左右;在江苏、湖南约拍一张撕拉片价格在200-399元之间。
记者注意到,撕拉片被明星带火出圈后,不仅是明星效应驱动,更源于其双重稀缺性。首先是相纸停产导致的物理性稀缺。其次是商家刻意营造的“拍一张少一张”、“人生照片”等稀缺概念。此外,“不可修图”、“不可复制”的技术特性以及“手动撕拉”的参与感,让撕拉片成为检验颜值以及展现情怀的标志商品。
在小红书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博主分享了“撕拉片翻车”的经历。有博主表示,“2018年的相纸,拍摄出来的照片像是加了粉色滤镜,与想象中的效果不一样。”更有博主建议,“不要盲目跟风,拍摄一张照片的成本很高,往往需要拍摄两三张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撕拉片配大海:生成绝版浪漫
“拍一张少一张的撕拉片很有仪式感,背景配上大连的海,是我的独家记忆。”在小红书平台,记者看到一名博主分享了在大连银沙滩公园拍摄的撕拉片照片。
视频中,该博主撕开照片上的覆膜后,忍不住发出惊喜的尖叫声。记者注意到,撕拉片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清晰的相片,撕掉的覆膜上也隐约可以看见呈像,类似胶卷底片,同样可作为照片留存。
“用两只手,从相机中匀速拉出相片,稍等一会后,轻轻撕开……”同样是在银沙滩公园,另一名博主页分享了自己拍摄的撕拉片,并对照片显示出来的效果十分满意。
记者联系了大连一家可以拍摄明星同款撕拉片的店主,她是一名一次性成像爱好者,在西安路如意街经营一家一次性成像摄影店。“撕拉片的市场需求始终存在,明星效应只是提升了大众认知度。”她说。
单张价格380元 受两类人群追捧
那么,到底是谁在为撕拉片买单呢?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李先生,他是一名摄影师,从事该行业13年时间,在中山区解放路经营一家能拍摄宝丽来巨幅撕拉片的工作室。相较于明星带火的小尺寸撕拉片,巨幅撕拉片尺寸是其4倍。李先生说,除了画幅差异,拍摄设备也不同,其工作室使用的是仍在产的宝丽来相纸。
李先生表示,已经注意到网络上对撕拉片的追捧。“十年前我拍摄小尺寸撕拉片价格仅有7元,如今大连市场拍摄一张小尺寸撕拉片价格在380元左右。”李先生说,撕拉片这种摄影形式存在很久了,明星效应只是让大众发现这个存在已久的小众市场。
李先生表示,大连市民对撕拉片认可度较高,消费群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复古审美驱动消费者,年龄在25岁-30岁之间,多为复刻80年代照相馆全家福仪式感。“此类消费者更看重情怀,以及撕拉片呈现出的独特质感。”李先生说,另一类消费者则是年龄在15岁-25岁之间的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这类群体多是“追星族”,为跟风明星同款而消费。
成像效果难保证 建议谨慎消费
撕拉片的独特魅力,恰恰在于它创造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摄影方式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可预知性。”李先生说,“从按下快门到亲手揭开相纸的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每一次成像都是独一无二的惊喜,这种充满期待的创作过程,是数码摄影无法复制的体验。”李先生说,撕拉片拍出来后出来后底片和胶片在一起,体验者需亲手撕开相纸,实体获得感成为消费者支付溢价的动因之一。
李先生坦言,明星同款撕拉片的确是高溢价商品,是否物有所值,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毕竟,在情怀与性价比之间,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他提醒消费者,由于相纸停产多年,市面上流通的产品大多已经过期,成像效果存在一定变数。建议拍摄前与商家充分沟通,了解相纸状态,确保获得理想的拍摄体验。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 刘宣州禾 摄影记者 孙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