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用1.8万美金买命,俄中将被杀,泽连斯基通告全球,重拳在后面

很多人在分析俄乌战争时,会优先从俄乌的军力配比,国力强弱以及其所能获得的外部援助等方向入手,并就此得出乌克兰败局已定,俄罗斯即将获得战争胜利之结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会让某些事件具象化,会让人忽略乌克兰亦属于斯拉夫民族,俄乌战争或许可视为某种程度上的“同室操戈”。
4月28日,即俄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雅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遇刺身亡的第三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该事件向全球做了通报,称自己听取了乌克兰对外情报局局长关于对俄武装力量高级指挥人员的清除情况。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正在推动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
泽连斯基“承认”4月25日针对俄高级指挥人员的暗杀行动由本方策划,非同寻常,或寓意着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乌方无力从正面抗击俄军的情况下,基辅将发挥“非对称作战”优势——通过招募在俄“线人”,安置炸弹等方式,打击俄罗斯的战略纵深,让普京政府为消除内部隐患疲于奔命。
大家不要小瞧了这类“定点暗杀”行动,其产生的效果或堪比一场局部军事行动。因为指挥层的缺失,通常会给战争的走势带来重大影响。比如,4月25日暗杀事件的受害者——雅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从2021年就开始担任俄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一职,并可能直接参与了在俄乌冲突中很多关键军事活动的决策。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人物,他的人身安危理应得到重点关照,未曾想,依旧被乌情报人员钻了空子。引用公开说法,莫斯卡利克出门时,遭遇到了炸弹攻击,而炸弹就可能藏匿在莫斯卡利克经过的车辆底盘等不易被人察觉的隐秘位置。
你以为只是莫斯卡利克惨遭毒手吗?那就太小看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能力了。据不完全统计,乌克兰除选择在战场上使用“海马斯”导弹和“神剑”制导炸弹对多名俄高级将领实行定点狙击外,其还使用了枪击、炸弹装置等手段,暗杀过俄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俄导弹专家沙茨基等人。
面对愈演愈烈的后院“失火”事件,俄罗斯方面采取的办法或许不多。一方面,普京发动的“对乌军事行动”,存在着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巨大争议,毕竟以获得他国领土作为战争胜利的标志,历来被国际社会诟病。反映在现实层面,激进的乌克兰人会使用一切手段破坏俄罗斯的社会秩序,让普京政府“知难而退”。
另一方面,乌克兰获得了欧洲国家的鼎力支持,在信息战舆论战电子战情报战方面,乌克兰比较俄罗斯会握有很多的先机。这就解释了,为何普京在国内大力推动“反恐”行动,重点打击“第五纵队”,但总有俄高级将领和高级专家接连遭遇暗杀的悲剧发生。
值得注意:随着俄乌战争被不断拉长,俄罗斯陷入消耗战的漩涡,乌克兰针对俄罗斯重点目标的行动成本开始变得“低廉”。如俄联邦侦查委员会爆料的那般,乌克兰“线人”刺杀了莫斯卡利克中将,却只获得了1.8万美元行动报酬。
没有想到,区区1.8万美元,竟能“兑换出”一个中将,这笔生意简直不要太赚了。而我们要说的是,这应只是乌克兰将战前行动和“敌后行动”结合的开始,因为乌克兰接下来会祭出重拳,其国防工业产能三年里提升6倍,乌克兰将独自满足对40%的武器需求。
“冤家宜解不宜结”,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让步”,国际社会针对冲突的调停才能见到曙光。否则世代乌克兰人会嫉恨普京政府,会想办法一雪前耻,会不断给俄罗斯制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