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二十号完成全区合练 发射场全力应对风沙挑战

今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今天8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演练中,各岗位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各项程序有条不紊。
此次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渭南、青岛、喀什、厦门等测控站点相继完成接力测控,为地面判断飞船实时运行状态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赵丹:神舟二十号任务测控通信系统故障演练已完成,主要针对数据转发、主备机切换等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逐项验证应急预案。从演练效果看,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回想预想工作,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总台央视记者 刘洁:在全系统联合演练中,火箭、飞船、测控通信等各系统均展现最佳状态,天地协同测试数据符合预期。此次合练是神舟二十号发射前的最后一次要素齐全、最接近实际发射流程的一次合练,此次合练的结束,意味着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进入临射状态。
目前发射场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程序进行火箭推进剂加注和发射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刁伟鹤:神舟二十号飞船本次任务针对上行载荷的需求,我们进行了舱内布局的改造,增加了20%的上行空间,目前神舟二十号飞船完成了飞船的功能检查,以及和其他大系统的匹配测试,功能均正常,目前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针对近期进入大风扬沙频繁季节,气象系统持续关注发射窗口天气变化情况,加大气象会商密度,对可能影响发射的气象因素进行了专题技术研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张芳:气象系统提前一个月检验检修了发射场周边的设备,预报员针对四月份可能影响发射的大风、沙尘、雷暴天气,进行了专题技术准备,目前来看,窗口气象条件满足发射要求。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调度下,中国空间站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手控交会对接演练,做好迎接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准备。
发射场做好应对风沙天气准备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在即,这是空间站建造以来第二次于4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个月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年大风扬沙天气最频繁的时期。临近发射窗口,风沙肆虐,中心各系统该如何应对极端恶劣天气?
发射场地面设备人员正在逐一检查塔架封闭区、地面设备防沙密封情况。大风扬沙天气不仅可能对发射场空调系统、非标塔勤设备、供配电等室外设施造成侵蚀,还给地面保障工作带来挑战。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王作兵:我们对塔上的重点部位进行了防护,特别是七到九层的飞船封闭区,所有的孔洞和缝隙进行了封堵,对塔上的大型机械部件、轴承、电缆进行了防护。我们安排人员24小时进行值守,重点监视整流罩空调温湿度以及洁净度的情况。我们结合前期的设备运行考核,对所有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应急处置演练。目前,发射场系统物资器材准备充分,预案演练到位,我们有信心完成神二十的发射任务。
受沙尘天气影响的不仅有发射场,地面测控设备也抓紧时间穿上了“防护服”。距离发射场最近的这台光学测量设备,是火箭起飞后参与测控接力的“第一棒”,他们获取的火箭飞行数据,是判断飞行状态的重要依据,也是跑赢这场接力赛的关键一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贺永富:进入任务周期后,我们每天都会对设备状态进行复核,并根据气象条件,制定了四份专项应急预案,建立了对设备外部接口,成像模块等关键部件日检查制度。目前,设备状态良好。
规避风沙天气给发射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心气象部门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气象准备工作,收集近十年发射场4月份气象数据,重点分析风沙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精细化预报模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张芳:我们已经进入了发射前的加密会商、加密预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生成未来72小时的逐小时预告产品,比较直观准确反映未来的天气状态,也有利于决策机关能够掌握相关的窗口预告信息,为他们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默默坚守 绘制属于中国航天的轨道经纬图
当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之中。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从任务总体到轨道设计,从软件研发到调度指挥,一批航天测控人正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只为保证每一个测控任务圆满完成。
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高级工程师张卓正在和她的同事们进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前的测控系统联调。作为一名测控设备总体,她在这个岗位已经干了23年。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张卓:我觉得记工作笔记这个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就像你要呼吸、要吃饭、要喝水一样。
二十多年的默默坚守,这些翔实的记录成了她在任务中解决技术问题的“宝典”,和张卓一样在挑战未知中成长的还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首任“华山”女调度。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赵丹:能够成为华山调度对我个人而言,既是一种能力上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随着航天发射测控任务越来越密集,挑战也越来越艰巨。
如今的赵丹,正一次次用嘹亮的“华山,飞行正常”彰显着新时代航天测控人的奋进与朝气。然而探索太空的征途从来不是康庄大道,为了任务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一个个测控人时刻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冲锋在前。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王露莎:我工作中的鼠标和键盘就是绣娘的绣针,而我的一些算法、编织的代码就是绣娘的针法。我们希望能够秉承绣娘的工匠精神,在浩瀚的宇宙中绣出属于中国航天的轨道经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