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孙立平:为什么美国就业数据那么好,很多人却说美国失业问题严重?

访客 2025-04-22 16:03:34 37681
孙立平:为什么美国就业数据那么好,很多人却说美国失业问题严重?摘要: 许多人都感到很困惑:一方面美国的就业数据那么好,另一方面又说美国的失业问题很严重,特别是在涉及制造业回归话题的时候,就更...

许多人都感到很困惑:一方面美国的就业数据那么好,另一方面又说美国的失业问题很严重,特别是在涉及制造业回归话题的时候,就更是把失业的问题说得严重无比。

孙立平:为什么美国就业数据那么好,很多人却说美国失业问题严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将我收集到的资料与我的一些初步思考提供给大家,供各位参考。

数据:失真与局限

美国就业情况很好的印象,主要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特别是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非农就业数据。从这些数据看,美国的就业率确实很高。

但这些数据经常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统计数据的失真。近年来美国就业数据修正频繁,频繁修正的数据很难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实际状况。如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统计周期内,调整后的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比之前预估的减少了 81.8 万。

二是统计数据的局限。如官方失业率仅统计主动求职且未找到工作的人群,而更多的因经济原因从事兼职工作和暂时放弃求职的人群并未包括在内。这对就业率高估的影响更为直接。

总起来说,数据中的就业和人们体感中的就业,是有差异的。前者偏正面,后者偏负面。

失业叙事与失业的问题化

也许因为我们是局外人,平时的印象主要是源于官方的非农数据以及在美国生活朋友的个人感受。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失业话题尤其是铁锈地带或制造业中失业问题的凸显,与这次美国总统大选有着直接关系。

其实,失业问题与很多社会问题一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某个问题能不能浮上水面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让人们意识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化的过程。

在这次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及其团队精心构建了一种让美国再次伟大、让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叙事。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宣传与社会动员策略。

在竞选演讲中,特朗普反复提及“铁锈地带”的工厂关闭和失业问题。这种叙事很容易建立起一种制造业空心化受害者的身份认同,从而迎合蓝领工人的挫败感。

在特朗普将来自铁锈地带的万斯选为自己的副手之后,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一书风靡一时。万斯细腻的文笔,使得失业叙事更加声情并茂,打动人心。

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团队还特意营造了两个敌人。一个是说中国偷走了我们的工作,另一个是说非法移民抢走了我们的工作。一般地说,树立起靶子更有利于调动情绪。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动化、产业升级等造成失业的更深层问题,他们基本避而不谈,因为这是无法解决的。

在辉煌历史面前的失落

制造业中失业问题在人们意识中的凸显,特别是在大选中能够成为社会动员的利器,还产生于一个强烈的对比。尤其是在那些铁锈地带就更是如此。

在工业化时代,现在的那些铁锈地带都经历过或长或短的辉煌。

铁锈地带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这里因水运便利、矿产丰富而成为重工业中心。在这里,曾经诞生了无数辉煌一时的工业重镇。如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匹兹堡及五大湖区的钢铁、化工等。在 1950 年,美国制造业占全球的达到 50%,而铁锈地带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昔日的那里,不仅仅有着繁荣的经济,还有着明显优于旁人的体面的中产生活。

当时,制造业工人薪资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60年代平均小时工资为20.5美元,加上福利后可达35.1美元,是服务业工资的 1.5 倍,是当时最低工资的3倍。1955 年,82% 的已婚男性制造业工人仅凭一份收入即可养活五口之家。

资料记载,在1953 年,底特律一线工人家庭的年收入约 4800 美元,而郊区独栋新房均价仅有 8000 美元左右,不到两年工资即可全款购买。在1955 年,75% 的制造业家庭至少拥有一辆私家车,60% 的家庭拥有洗衣机和电冰箱。

同时,很多企业为工人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有点类似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厂办社会。福特公司为工人提供住房、学校、图书馆,其福利支出占劳动力成本的比重高达 17%;在节假日,工人家庭会一起外出野餐、聚会,或者去电影院、剧院等场所消费。

当时,制造业工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他们一般被视为中产阶级。

所以,那时候的就业不仅仅意味着工作和收入,同时也意味着体面和尊严。这是我们在思考现在人们的失落感时必须意识到的。

实实在在的就业质量问题

一个不时听到的说法是,美国就业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糟糕。问题是,这里的糟糕究竟是糟糕在什么地方?

从表面看,官方统计的失业率确实很低,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就业增长来自不稳定的低薪行业,如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在1980年至2020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从约2000万降至1400万,流失了600万。而在2024年,服务业已经占美国总就业的84%。

在这些岗位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兼职或临时性工作,收入不稳定且福利匮乏。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最新报告,现在有890万人从事一份以上的工作,占所有受雇工人的5.4%。也就是说,要靠打两份以上的工,才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收入。在很多人那里,一项全职工作足以支持一份中产阶级生活的情景,已经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万斯在他那本书中写道,家乡的居民即使找到工作,也常因工资低、条件差而主动辞职或频繁失业,形成“就业—失业”的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体面与尊严的丧失,以及无法改变现状的结构上的无力感。有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工人阶级子女的向上流动概率从1960年代的50%降至2020年代的30%以下。

正如万斯所描述的:到处是失业的年轻人,他的亲友几乎没有一个有一份看起来能有前途的职业。他从小到大没见过周围一个孩子能上藤校的,实际上,大多数孩子连大学都没上过。

于是,很多人沉溺于毒品、酗酒或暴力,认为“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这种心态导致他们拒绝接受教育或培训,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贫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