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同期声丨如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代表们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多位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法律服务“走出去”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 汤飞帆:过去一年,浙江牢记总书记在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指示要求,坚持把开放蓝图绘到底,加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当前,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正在上升,建议一是出台外贸领域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立外贸专项再贷款,优先支持跨境贸易、跨境电商、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推动外贸的稳量提质。二是加大对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 孙景: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2024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40.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持续增长,一系列数据和指标,反映出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合河南铁路实际,我们依托上半年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成投用,确保完成5条跨境通道班列常态化往返对开,确保开行4000列任务,加大中老、中越国际联运班列开行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 李兰:2024年,新疆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351.1亿元,增长了21.8%,我们阿拉山口口岸也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国家向西开放重要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要在优化检测流程时限上持续发力,提升检测效能;在助力中亚优质农产品准入方面持续发力;严把食品和商品的检验关,以科技赋能服务于口岸经济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白松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目前骨干工程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突破500亿元,通道建设成效明显,推动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建议进一步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机制,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提升面向东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 白景阳:强化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政策支持,建议完善各项协同机制,加强与共建国的沟通协调,成立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参与的标准制定协调小组,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争取更多话语权,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 张强:报告谈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到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三个综合服务把法律放在首位提出来,法律的法务服务、涉外法治的跟进,还是很重要的。我建议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这个平台建设可以解决完善域外法律查明机制,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加强合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