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丽江一店冰淇淋9.9元变48元?明码标价岂能玩“障眼法”

访客 2025-07-07 11:00:01 47901
丽江一店冰淇淋9.9元变48元?明码标价岂能玩“障眼法”摘要: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日,有女子发视频称,她在云南丽江古城一茶饮店购买冰淇淋时,商家标价9.9元,但拿到手后被要48元,...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丽江一店冰淇淋9.9元变48元?明码标价岂能玩“障眼法”

近日,有女子发视频称,她在云南丽江古城一茶饮店购买冰淇淋时,商家标价9.9元,但拿到手后被要48元,质疑商家标价有问题。

视频显示,涉事商家店内有一块价牌标明“竹筒冰淇淋9.9元/个”,红色字体很醒目。正上方有一张产品图,包含某款产品。左侧另有一张图,显示的是另一款产品。两张产品图均只标注了口味,未注明产品是饮品还是冰淇淋,均为竹筒杯状。视频拍摄者在视频中称,她得知,“竹筒冰淇淋9.9元/个”对应的是左侧的那张产品图,标牌正上方的产品图对应的价签则贴在一处不起眼的墙壁上。

涉事门店的老板江先生称,事发7月5日下午5时许,这名女子原本付了9.9元,但在店员做好奶茶后关于价格发生了争议,店里没有强卖,退还了这笔钱。(据7月7日极目新闻)

网络视频截图(红圈内为48元款奶茶的价签)

醒目价签正上方的产品并不是对应产品,而真正的价格则贴在旁边不起眼的地方,这样的标价方式看上去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和误解,等到结账的时候,消费者才发现价格不对。不管商家是不是故意为之,都会给人一种欺骗和误导的感觉,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严重消耗。而且,一杯奶茶卖到48元,在市场上算是比较高的价格了,这样的价格不事先说清楚,很容易就会引发消费者的质疑。即便商家之后给消费者退单,没有强行买卖,也难免让人觉得,这就是“坑一个算一个”的小把戏。

涉事门店墙上的价签(网络视频截图)

明码标价是商家诚信经营的基本准则,其核心在于清晰、准确地告知消费者商品的价格信息,每个产品对应什么价格,应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而不是只要公布价格就行。商家把将高价产品的价签贴在不起眼的位置,而用醒目的低价吸引消费者,这不就是在玩“障眼法”?这种行为违背了明码标价的初衷,也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侵害。

有些讽刺的是,这些贴在一边不太起眼,也不知道对应什么商品的价签上,还印着古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举报电话,也不知道商家是真觉得自己这样标价没问题,还是没把顾客投诉放在眼里。

丽江古城是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但往年就曾因为有花样百出的消费陷阱,价格猫腻而长期背负着“宰客”的名声,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的治理,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地改善,游客的体验感也已大大提升。但现在出现了这样一起消费纠纷,评论区就又有网友表示:“如果是丽江就不奇怪了”“在丽江古城买东西是要小心”,可见信任被摧毁何其容易,要重新建立又何其之难。

这一事件也提醒了监管部门,整治消费环境,重塑文旅形象,不可能放过任何细节,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监管。个别商家在价签设置这类“边角细节”上耍小聪明,虽然是个体行为,但损害的是整座城苦心经营的文旅品牌,只有在这样的小事上较真,严厉整治各种“小聪明”“小套路”,及时、坚决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才能体现出全力营造优质旅游环境的诚意,让八方来客放心来玩。

商家更应清醒认识到,在移动传播时代,任何消费纠纷都可能在舆论场被放大为公共事件,与其总在价签位置、字体大小、计量单位上跟消费者耍心眼,不如将精力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体验。唯有坚守诚信经营底线,让明码标价真正成为”明白消费”的基石,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只有每个商家都自觉恪守诚信,文旅的金字招牌才能持续闪耀。

阅读
分享